在课程建设中回答好“时代之问”******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。作为经济学教育科研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,我深感肩上的时代使命与责任。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我所在的经济学院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领航学院,作为领航学院负责人,我组织实施了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思政全覆盖建设。
针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,我们探索形成以课程思政案例为基础的可量化评估、可复制的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。我负责的《博弈与社会》课程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,我们组织教师开发建设融二十大精神于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案例。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,不仅让学生以“盐溶于水”的方式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也推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。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中,广大教师也接受了一次价值观的强化,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价值引领、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协同并进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,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论断和判断,强调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推动力”。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重任,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近十几年来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引领了全国经济学科最新一轮改革浪潮,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,我院的改革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。同时,针对当前数字经济人才稀缺的现状,我们积极规划建设数字经济系列教材,全校协调筹划成立数字经济系,以培养国家急需的数字经济人才,并创新培养模式,融实践于学生培养过程,在解决重大问题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,以达到知晓中国、报效祖国的目的。
中国当前正面临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,必须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为了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,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,学校以我院教师团队为核心,组建成立了“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”,会聚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理论创新,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,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,推进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思考并回答好中国之问、世界之问、人民之问、时代之问。
(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、任鹏采访整理)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2日 05版)
工信部: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******
中新网1月1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、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会上表示,当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,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。后续,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。
一是加强政策供给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,加强央地协调联动,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、车船税、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。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,修订发布“双积分”管理办法,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。
二是保障稳定运行。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,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,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,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建设,稳定消费市场。
三是支持融合创新。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,加快新体系电池、车规级芯片,以及车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,推进“车路云”一体化发展,推动新能源汽车和能源、交通、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。
四是优化发展环境。严格生产准入管理,加强对投资的指导,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。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布局,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。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,健全回收利用体系。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,不断提高使用便利性,更好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设施和环境。(中新财经)
搜索
复制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